期货史上最疯狂十大案例——惊心动魄的多空大战,天堂地狱一瞬间一、 上海“粳米”事件粳米期货生意业务从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粮油商品生意业务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10月底被暂停生意业务。粳米期价大致泛起了三次大幅的拉升:第一次, 199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现货价大幅上涨的动员下,粳米期货从1400元/吨上升至1660元/吨;第二次,1994年春节前后,受国家大幅提高粮 食收购价钱的影响,期价从1900 元/吨涨到2200元/吨;第三次,1994年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涝北旱自然灾害预期减产的心理作用下,期货价钱从2050元/吨上扬到2300元/ 吨。到了7月初,上海粮油商品生意业务所粳米期货生意业务泛起多空坚持局势。空方认为:国家正在举行宏观调控,增强对粮食的治理,平抑粮价政策的出台将导致米价下跌; 多方则认为:进入夏季以来,海内粮食主产区泛起旱涝灾害,将会泛起粮食短缺局势,而且其时上海粳米现货价已达2000元/吨,与期货价很是靠近。
双方互不相让,持仓量急剧放大。随即,空方被套,上粮所粳米价钱稳步上行形成了多逼空格式。
7月5日,生意业务所作出技术性停市之决议,并出台限制头寸措施。7月13日,上海粮交所出台了《关于解决上海粮油商品生意业务所粳米期货生意业务有关问题的措施》。主要内容包罗:1、召开会员大会,要求多空双方在7月14日前将现有持仓量各淘汰l/3;2、上述会员淘汰持仓后,不得再增加该部位持仓量;对新客户暂不允许做粳米期货生意业务;3、12月粳米贴水由15%降至1%;4、生意业务所要增强内部治理等。
随即,多空双方大幅减仓,价钱显着回落,9412合约和9503合约划分从2250元/吨、2280元/吨跌至最低的2180 元/吨和2208元/吨。谁知,进入8月,受南北灾情较重及上海粮交所对粳米期价最高限价划定较高的影响,多方再度发动攻势,收复失地后仍强劲上涨, 9503合约从最低位上升了100元/吨之多,9月初已到达2400元/吨左右。9月3日,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团结在京召开集会,部署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粮油价钱的事情。
9月6日,国务院向导在全国增强粮价治理事情集会上,强调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事情重点。受政策面的影响,上海粳米期价应声回落,价钱一连四天跌至停板,成交泛起最低纪录。9月13日上午开盘前,上海粮交所公布通告,划定粳米合约涨跌停板额缩小至10元,并取消最高限价。受此利多刺激,在随后几个生意业务日中粳米期价一连以10 元涨停板之升幅上冲。
这时,市场上传言政府将暂停粳米期货生意业务。于是,该品种持仓量逐日淘汰,交投日趋清淡,但价钱攀升依旧。到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券委《关于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生意业务和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治理的请示》。
传言获得证实,粳米生意业务以9412合约成交5990手、2541元/吨 价钱收盘后归于寂静。二、“3.27”国债事件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生意业务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生意业务。此时,国债期货尚未对民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1993年10月25日,上证所国债期货生意业务向社会民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生意业务所在期货生意业务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生意业务。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生长,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生意业务场所从两家蓦地增加到14家(包罗两个证券生意业务所、两个证券生意业务中心以及10个 商品生意业务所)。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物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生意业务所。
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在“327”风浪发作前的数月中,上证所“314”国债合约上已泛起数家机构联手利用市场,日价钱波幅达3元的异常行情。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宣布的1995年新债刊行量被市场人士视为利多,加之“327”国债自己贴息消息日趋清朗,致使全国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均泛起向上突破行情。上证所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行情飙升后蓄意违规。16点22分之后,空方主力大量透支生意业务,以千万手的巨量空单,将价钱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327”风浪之后,各生意业务所接纳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
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其时的经济形势,其生意业务中仍风浪不停,并于5月10日酿出“319”风浪。5月17 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现在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生意业务试点的决议。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物种宣告夭折。
三、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这是一个由于过分投机、羁系不力而导致品种最后消亡的典型事件。棕榈油作为海内期市较早推出的大品种,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热门炒作工具,吸引了大量的 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到场,市场容量相当大。
但由于M506合约上的过分投机和羁系不力,严重攻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棕榈油这个品种在此事件之后,到场者越来越少,直到最退却出期货市场。早期海内外棕榈油市场由于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产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却连续旺盛,导致棕榈油的价钱不停上涨。但到了 1995年,海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却泛起了较大的变化,棕榈油价钱在到达岑岭后,逐渐形成回落趋势。
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榈油期价一直于9300元/ 吨以上横盘,但在M506合约上,市场投机者组成的多头阵营仍想凭资金实力拉抬期价。而此时又遇到了一批来自以入口商为主的空头势力,在海内外棕榈油价钱 下跌的情况下,以现货抛售套利,由此点燃了M506合约上的多空战火。1995年3月以后,多空的猛烈争夺令M506合约上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急剧放大,3月28日持仓一度到达47944手的历史最高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发出了期货羁系事情必须精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分投机,加大羁系力度,促使期货市场康健生长的通知。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允许原料价钱上涨过猛,对粮油价钱的重视水平也可想而知。这就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而此时,M506合约上的多空争夺硝烟正浓。
多头在来自治理层监控及海内外棕榈油价钱下跌双重打压下慌忙撤身,而空方则借助有利之势乘机打压,使出得势不饶人的凶悍操作手法,在 1995年4月,将期价由9500以上高位以一连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线。而此时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上的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在绝对自由的运动中寻求价钱。多头在此前期价暴跌之中亏损严重,此时哪有还手之力。这又给空方以可乘之机,使用手中的赢利筹码继续打低期价,在M506邻近现货月跌到了7200水平。
至此,M506事件也告竣事。今后的棕榈油合约中虽有生意业务,但已是一落千丈,到1996年已难再有生机了。四、广联“籼米事件”广东团结期货生意业务所籼米合约自1995年6月推出后,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投机商和现货保值者的努力到场,生意业务一度十分活跃。
但少数经纪商和投机大户企图利用籼米期市以牟取暴利,遂演变出一幕在期市大品种上的“多逼空”闹剧。这次“籼米事件”又称“金创事件”,是中国期货市场上一次过分投机,大户联手生意业务,利用市场的重大风险事件。
广东团结期货生意业务所自1995年6月12日正式推出籼米期货生意业务后,期价一路飙升,其中9511和9601两个合约,划分由 开始的2640元/吨和2610元/吨上升到7月上旬的3063元/吨和3220元/吨,交投活跃,持仓量稳步增加。多空双方的分歧在于:多方认为,海内湖南、湖北、江西等生产籼米的主要省份当年夏季遭严重洪涝灾害,面临稻米减产形势;籼米期货实物交割中存在着增值税问题,据此估算其时的期价偏低。空方认为,籼米作为大宗农产物,其价钱受国家宏观调控,而且其时的籼米现货价钱在2600元/吨左右,远低于期价。随着夏粮丰收、生意业务所出台特别保证金制度,到10月,9511合约已回落到2750元/吨四周,致使多头牢牢被套。
10月中旬,以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头团结广东省南方金融服务总公司基金部、中国有色金属质料总公司、上海大陆期货经纪公司等会员大肆进驻广联籼米期市,使用生意业务所宣布当地注册仓单仅200多张的利多消息,强行拉抬籼米9711合约,开始“逼空”,16、17、18日连拉三个涨停板,至18日收盘时已升至3050元/吨,持仓几天内剧增9万余手。此时,空方开始还击,并获得了籼米现货保值商的努力响应。
19日开盘,只管多方在3080元/吨之上挂了万余手巨量买单,但新空全线出击,几分钟即扫光买盘。随后多头倾全力反扑,行情泛起巨幅振荡。由于部门多头赢利平仓,多方气力削弱,当日9511合 约收低于2910元/吨,共计成交248416手,持仓量仍高达22万手以上。
收盘后,广东团结期货生意业务所对多方三家违规会员作出处罚决议。由此,行情逆转之下,9511合约一连跌停,生意业务所于10月24日对籼米合约举行协议平仓,释放了部门风险。11月20日9511合约最后摘牌时已跌至2301元/ 吨。至此,多方已损失2亿元左右,并宣告其逼空失败。
11月3日,中国证监会吊销了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事件发生以后,中国证监会于10月24日向各地期货羁系部门和期货生意业务所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控制期货市场风险,严厉攻击利用市场行为。
并作出了几条对整个市场有较大影响的决议:一、各期货生意业务所必须严格控制持仓总量;二、克制T+0结算;三、除套期保值头寸外,不得使用仓单抵押代为支付生意业务保证金;四、 除证监会批准的经纪公司外,其它机构不得从事二级署理;五、对羁系不力不能有效防范利用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生意业务所将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取消其试点资格。五、苏州“红小豆602”事件第一时期:1994年9月-1996年1月,推出期。
由于有东京谷物生意业务所红小豆期货生意业务的乐成规范,也基于天津及其四周地域产的朱砂红小豆在红小豆出口中居于龙头职位的事实(1993年经天津港输往日本的红小豆达5万多吨),天津团结生意业务所于1994年9月率先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举行生意业务,生意业务标的物为可在东京谷物生意业务所替代交割的天津红小豆,宝清红和唐山红优质红小豆可贴水交割,1994年11月又划定普通红小豆亦可贴水交割。天津红上市不久价钱就逐级下滑,从5600元/吨下滑至503合约的3680元/吨。507合约上市后由于现货市场连续低迷,期价一路下跌。
当其价钱跌至 3800元/吨左右时,多头主力一方面在现货市场上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低位吸足筹码,逐步拉抬期价。随着市场游资的加入,从5月中旬开始,5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开始放大。
6月初多头主力开始发力,连拉两个涨停板,涨至5151元/吨。为了抑制过分投机,生意业务所在6、7、8日一连发文要求提高生意业务保证金。9日市场多头主力拉高期价至5000元和4980元,至9点30分,场内终端全部停机。第二天,生意业务所宣布9日生意业务无效,507合约停市两天。
随后,生意业务所接纳措施要求会员强制平仓。这就是“天津红507事件”。1995年6月-1996年1月苏州红期货厥后居上。
苏州商品生意业务所于1995年6月1日正式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的生意业务,其生意业务标的物为二等红小豆。由于红小豆现货市场低迷,苏州红1995系列合约一上市就面临庞大实盘压力,堆栈库存一直连续增加,致使期价连创新低,9511曾创下1640元/吨的低价。
期价的偏低和1995年红小豆减产等利多消息促使许多资金入市抄底,随着1996年诸合约的陆续上市,多头主力使用生意业务所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头寸的限制,使用利多消息的支持,蓄意在1996年系列合约上逼 空。9602合约期价于10月中旬以3380元/吨启动后至11月9日价钱涨至4155元/吨的高位,随后回落整理,进入12月再入暴涨阶段。12月15 日,苏交所通知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19日宣布库存只有5450元/吨。
多头借机疯狂炒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价钱从3690元/吨涨至5325元/ 吨。空头主力损失惨重,同时拉爆了许多套期者。1996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生意业务规则不完善,要求各持仓合约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9608以后的远期合约,1月9日、10日,苏州红开盘不入即告跌停,又使在高位建仓的多头头寸面临爆仓和庞大亏损的风险。
之后,苏交所推出一系列强制平仓的措施,期价大幅回调。3月8日证监会公布通知 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生意业务。
第二时期:1996年2月-1997年10月,生意业务所修改交割条款,9609事件发作,生意业务所增强风险监控。苏州红小豆事件发生后,原来囤积在苏交所交割堆栈的红小豆源源不停地涌入天津市场。天联所为防范风险,划定最大交割量为6万吨。
多头遂集中资金优势,统一 调配,通太过仓以对敲、移仓、超量持仓等手段利用市场,使得1996年各合约呈一连的多逼空态势,最终酿成了9609事件,再次对生意业务所的风险羁系敲响了警钟。当年年底,受日本红小豆入口配额有可能增加的朦胧利好的刺激,期价进一步冲高,到1997年头9705合约高达6800元/吨。
1997年春节前到 10月底,期价呈辗转下跌寻求支持的态势,未能扭转颓势。这一阶段行情的下跌有如下基本面的原因:①是前期逼仓结果的理性回归;②日本红小豆入口配额大大低于市场预期;③中国商会针对全国出口厂商竞相杀价的局势决议停发出口许可证,数千吨对韩出口红小豆的指标作废,大量现货商在期货市场竞相抛空,实盘压力极重,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势。在市场交割和羁系方面,天交所推出经证监会批准的新的《章程》和《生意业务规则》。
3月初,中国证监会宣布对天津红9609事件的处置惩罚决议,给投机者以极重攻击。但在这一阶段中泛起了山西、陕西产的较廉价红小豆没有与天津、河北产的红小豆离开,不经贴水而到场交割,现货商不愿接货出口的现象,讲明生意业务所在贯彻三公原则方面有待革新。第三时期: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逐步规范期。
为钻营与东京谷物生意业务所接轨,1997年10月天交所大幅提高天津红及其替代品交割尺度,11 月14日举行对1997年产的红小豆地名封样,随后又推出“农产物工业化”思路,1998年头又推出注册品牌挂号制度。这些措施的推出,讲明天交所在努力 探索如何进一步规范海内红小豆期货市场、钻营与国际红小豆期货市场接轨,天津红内在价值的提高使期价具备了一定的抗跌性。六、胶板9607事件1994年、95年的胶合板期市成为海内期货市场最大的热点,大量的热钱逐利其中,9507合约更是到达了巅峰,期价由40元/张起步,一路上扬至 62元/张的天价。
高企的价钱使胶合板现货商及入口商兴奋不已。大量的现货涌进生意业务所注册堆栈,大量的印尼胶合板流入本已过剩的海内市场,使原本就已低迷的胶合板现货市场雪上加霜。
最终9507多头以巨额的资金接下了20万手的现货,这些实盘一直堆放在交割堆栈,极重的库存压力使原本火爆异常的上海胶合板期市在其后几个月时间里相对岑寂了许多。沪板9607合约就是在这种相对岑寂的情况中推出的。
1995年12月10日,上海商品生意业务所推出胶合板9607、9609合约。由于其时主力资金集中在苏板以及沪板9603、9605之上,9607合约自推出之日至1996年3月7日,一直受到冷遇,期价由推出时的45元/张的价钱逐步回落,3月7日因谣传国产胶合板可从9607合约开始用于交割,9607合约顿告跌停至41.90元/张,此时成交量才初次突破5万手,持仓量亦仅12万余手。3月8日, 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生意业务,撤离苏红的大量资金急于寻找投资偏向,胶合板自然而然地成为首选工具。
由于其时苏板几个主要合约持仓 量均靠近其时的持仓限制量,新主力介入难题较大,于是沪板便成为苏红撤出资金争夺的焦点,尤其是9607合约因其时间适中,盘口较轻,成为这些游资介入的 首选工具。在随后三周时间里,多空主力展开了占仓大战,迅速将9607合约持仓量扩大至60万手的边缘,而期价却一直维持在42.00-43.00元/ 张,上下均显得十分艰难,同时因持仓量已靠近60万手,限制了主力施展的空间,多空唯有僵持,静待时机。
时至5月31日,市场突然谣传空头主力有大量的资金到账,空头主力亦巧借套保头寸仅收5%保证金之优势恣意打压。沪板9607合约自43.80元/张开盘后一路下滑,在散户多头的平仓抛压之下很快滑至跌停板,维持两月之久的平衡终于被打破,但主力多头并未泛起恐慌,持仓量仍维持在60万手以上。越日开盘, 空头主力得理不饶人,以55%的保证金继续大量放空,9607合约再封跌停,持仓量扩大至62.5万手;6月3日,9607合约继续扩仓打跌停;6月7日 开盘即破40.0元/张的心理关口,空头主力意欲逼多头割肉斩仓,但收效甚微,相反期价一破40.00元/张关口,险些无人再敢跟空,空头主力已是骑虎难下,越陷越深,同时资金开始吃紧。
当期价运行至39元/张的低价区时,入市接现货的买方套期保值者骤然增加,多方新生气力的加入,使得空方主力的运气马上变得崎岖起来。恰在此时,上商所于 6月6日宣布取消持仓限制,公布了《对生意业务保证金按持仓量实施分段治理措施的通知》。市场对此反映极为强烈,一致解释此为利多因素,于是多头主力借机发力。
面临买方套保者及多头投机势力双重夹击,一时间,空头趋于瓦解,忙于斩仓,多头见义勇为,9607合约于6月7日探低至38.40元/张后迅速被多头推上停板40.8元/张,今后一连三天,天天无量涨停,空头连砍仓的时机都没有,市场风险顿增。空头在9607合约上的致命处在于其持仓庞大,且相当集中,据相识其时空头主力在9607合约上的持仓主要集中在6个会员手中,单边最高持仓达59万余手,其风险之巨可想而知。面临天天无量涨停的9607合约及命倾在即的空头,生意业务所为了控制风险,不得不出头干预干与。
6月13日,生意业务所坚决地停止9607 合约的生意业务,实施协议平仓,并将9607合约提前摘牌,且不实施实物交割。最终9607合约根据空头以44.20元/张,多头根据45.00元/张的价钱实施强制性协议平仓,其中的价差由生意业务所以生意业务风险金补足。沪板9607事件的效果是:生意业务所在一定水平上缓解了多空急剧恶化的矛盾,有效地控制了风险,可是经由这一番折腾,胶合板期市犹如害了一场大病,元气大伤,生意业务量与持仓量日益萎缩。
可以说,9607事件是海内胶合板期市的分水岭,以此为转折,胶合板期货离别了辉煌的壮盛时期而转入寂静的不归路。因此,将9607事件作为造成胶合板期市走向寂静的罪魁罪魁并不为过。七、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广东团结期货生意业务所自1995年8月21日推出豆粕尺度合约生意业务至1998年期货生意业务所结构调整,整整三年。在这三年当中,广联豆粕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演绎出三次逼仓行情。
9601合约的强行逼仓 广联豆粕合约推出的时机较好,时值国家暂停国债、糖及石油等期货物种的生意业务,大量游资正在寻找新的投向,豆粕合约一经推出就受到这些资金的关注。1995 年11月初,“金创事件”将广联其时最活跃的品种——籼米推向了深渊,豆粕便天经地义地成了其时沉淀在广联所的巨额资金的追逐热点。
广联豆粕最初运行的是9511合约,其价钱由最初的2100 元/吨到摘牌时的3100元/吨,涨幅高达50%,从一定水平上刺激了主力机构的多头思维。9601合约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中走上逼仓之路的。
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主力开始在2350-2450元/吨的区域内吸收筹码,随着成交的日益活跃以及持仓量的不停扩大,跟风做多者十分踊跃, 价钱很快爬上2700元/吨台阶。此时,9601合约投机气氛十分浓重,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8万手。在多头浩荡的攻势眼前,主力空头开始溃退。
听说广州当地一机构原本是空头主力,眼看多头攻势甚猛,期价一上2700元/吨便止损空单,并立刻反手建多,期价在很短的时间内飚上2900元/吨。该机构继续在 2950-3050元/吨区域大肆建多仓。
该机构的疯狂举措导致市场内人心慌慌,众生意业务商不知所措。其时期价已横跨现货价钱500元/吨。庞大的基差让很大一部门卖方套期保值者垂涎三尺,纷纷入市抛售。
此举正合该机构之下怀,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吸足了筹码,12月中旬便开始发力上攻,以极其凶悍的手法使期价一路破关斩将,直逼3600元/吨。此时逼仓之态昭然若揭。
其后只管再遭卖期套保的偷袭,期价在3200-3400元/吨之间略有重复。但该机构还是依仗雄厚的资金实力迫使大部门投机空头忍痛“割肉”。
1996年1月12日曾经创下了3689元/吨的历史高位。随后,9601合约逐步减仓回落,最后生意业务 日以3028元/吨价位竣事了其使命,最终以多头接下10万吨实盘而了结。
9601合约的逼仓以及10万吨的现货对广联豆粕期货市场发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随后的9603、9605合约上。10万吨现货的极重压力,使得9603、9605合约的主力均不敢有所行动,显着地抑制了豆粕合约的活跃。
9607合约的投机取巧 9601合约逼仓的效果是大量现货进入广联注册堆栈。极重的现货压力使得广联豆粕生意业务归于寂静。为了挣脱这种逆境,广联在促使豆粕库存从现货渠道消化的同时又着手修订有关交割规则。
1996年4月,广联宣布修订过的关于交割及尺度仓单治理的划定,其中关于入库申请和仓容的划定引起了某些机构的关注。这为 9607合约的逼仓埋下了隐患。
1996年5月底至6月初,主力机构开始在9607合约上作文章。随着成交量及持仓量的同步放大,9607合约很快成为龙头合约浮出水面,此时价位在 3100-3200元/吨之间横盘。由于其时广联交割贴水及用度较高,以其时的价钱水平,套保卖方少少有人愿意入市。因此,其时到场生意业务者险些全为投机商。
此时的主力机构一时难以找到实力相当的对手,只好借助双向开仓生意业务方式在3100元/吨左右筑成底部,并于6月14日开始发力,短短的三天内便将期价 拉至3350元/吨左右。此时套保空头看法略有改变,认为在此价钱水平入市抛售应该有较可观的利润,于是纷纷入市做卖空套保。多头主力机构为引诱更多空头入市,亦顺势打压。
随着顶部形态的形成,一时间投机做空气氛浓重。多头主力机构在3200-3250元/吨之间将空仓利润锁定之后,于进入交割月的前三天再次发动攻势,一举将期价推上3600元/吨之上。待空头恍然醒悟为时已晚,大部门空头因资金不足而被逼忍痛“断臂”,部门有实力的空头开始寻找现货,准备组织现货入库。
无奈交割仓位已被多头事先占满,空头只好排队斩仓,价位飚涨至4000元/吨以上。此时生意业务所为控制风险,出头协调,但多头得势不饶人,不愿意协议平仓,并在最后生意业务日创下4465元/吨的天价。最终空头能够交割的实盘仅3万吨。多头利 用仓容在9607合约上的投机取巧极大地挫伤了宽大生意业务商,特别是套期保值者入市的努力性,绝大部门套保生意业务商开始撤离广联,导致其后续合约的生意业务一日不 如一日。
生意业务所不得倒霉用推出新合约之际重新修改部门交割规则特别是有关仓容的划定。1997年春节事后,9708合约创下新低2646元/吨。由于其时基本面有利于多头,部门主力机构见此价钱显着偏低,便入市做多,没费什么劲儿就将期价推上3200元/吨,随后使用对敲盘牢牢控制大盘走势。
当期价重上3400元/吨之后,再次激起了现货商早已减退的兴趣,经由周密的计划之后,部门现货卖 期保值开始试探性抛售,期价涨势顿止。经由近二个月的盘整,9708合约技术走势形成一个典型的圆顶。此时空头加大抛售力度,多头有点力有未逮,期价滑落至3050四周刚刚止稳,后又反弹到3200元/吨,其间又有不少空头加入,持仓量相应增加到4万手以上。
多空再度相持了一月有余,随着交割月的邻近,空 头平仓意愿不强,使多头无法抽身。无可怎样,多头决议铤而走险,强行逼仓。
7月28日,主力多头通过对敲手法封住涨停3322元/吨,第二天再封涨停 3383元/吨。多头使用灵活多变的手法,逼使投机空头及部门准备不足的套保卖盘斩仓出逃,价钱一路上扬,最高探至3845元/吨。但那些有实力的套保空头不为所动。
8月4日,持仓仍有近2万手。多头原本就没有计划接实盘,面临空头的冷静与岑寂,多头主力急了,意欲强行拉爆空头,然后抽资离场。面临此风险,生意业务所8月5日收市后断然接纳措施,强行把9708合约在3255价位平仓90%,使9708合约渡过危机。
八、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1995年12月21日,海南中商所宣布自F605合约始咖啡期货合约放大交割限量(交割总量由象征性的1吨扩大为1万吨),交割限量以外的头寸全部按进入交割月至最后生意业务日全部成交的加权平均价实行强制平仓。自F605始,中商所的咖啡品种演出了既差别于纽约咖啡行情又有别于历次中国期货生意业务风浪的多幕闹剧。回首咖啡F703事件 F605合约主力多方于5月6日创出4221元/百公斤的天价之后,被套空头从周边国家陆续入口了1.7万吨咖啡用于交割。
在实盘压力下,F607品种从 3340元暴跌至1814元,“空逼多”的“恶剧”上演了。于是,抢占仓位一时成为咖啡品种的奇特“景观”。更为严重的是,中商所于1996年7月19日 宣布对F707及更远月份合约的交割执行新的替代品升贴水尺度。
“规则风险”使得咖啡自然贬值30%-50%,F609应声暴跌1000余点至1349 元,多头哭声未绝。随即,“多逼空”闹剧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揭幕,竟以2680元摘牌。1996年9月底、10月初,中国证监会、国务院证券委有关增强羁系的通知下发,中商所随即宣布自F712起取消交割限量,多空双方在F612上消停不及两个月,F703多空大战锣声又起。
至1996年的最后一个生意业务日,多方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F609、F612被迫接下的实物筹码向空头猝然举事,空头显然有备,持仓量令人咋舌地在三日之内从18万手跃上50万手。一周后的1月10日,多空第一次协议平仓。
岂料空方在1699价位部门平仓后使用对仓封涨 停1749收盘,今后的三天内F703下泻200余点,引起多方不满。1月15日开始,多方抨击性收复失地,单边涨势至1月30日到达1882之时,空方再次与多方主力协议平仓。多方吸取第一次协议平仓的教训,部门协议平仓后封涨停。此时正值春节放假休市,双方都在筹措资金,业内人士预料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果真,1月21日开市空头即全面反扑,持仓增至30余万手。今后三天,期价大幅振荡中持仓连续增加,1月24日开盘仅两分钟,F703合约持仓便到达 最高限额70万手。中商所不得不暂停生意业务,并推出以下措施:将保证金提高至100%;恢复生意业务后先由会员单元自行平仓,收盘前该合约持仓必须减至2万手, 如有超出部门,由生意业务所对超出部门按日结算价强平。当日,多空双方主动平仓至53万手,在生意业务竣事后,根据2115的当日结算价对余下的51万手实施强制 平仓。
至此,盘面上的F703多空大战宣告收场,而盘面下的F703自然成了期货界人士既义愤填膺而又无可怎样的话题。九、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1994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文暂停大米期货生意业务,投资于大商所大米期货上的资金急于寻找新的投资偏向,于是曾经火爆过的玉米期货再次受到宽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量的热钱开始向玉米市场积累。由于其时玉米现货供应十分紧张,大连各交割库存量仅占总库存量的50%,而在1993年同期高达80%,加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破裂,中方取消了自美国入口大量玉米的计划,这越发重了海内玉米求过于供的紧张气氛。
在此配景之下,主力多头认识到基本面临自己完全有利, 于是在玉米1995系列合约上展开攻势。期价从950元/吨的低位开始启动,先以C505合约为龙头,随着成交量与持仓量的连续扩大,期价扶摇直上。
11 月中旬,C505合约期价为1150元/吨左右,此时成交量尚不成气候,每周生意业务量不足万手;至12月中旬,C505迅速攀上1350元/吨,此时一周成交已突破30万手;至1995年1月中旬,单日成交突破20万手。1995年春节之后,由于听说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有了新的转机,使人们再次看到恢复从美国入口玉米的希望,空头乘隙打压,大连玉米泛起短暂的回调。但由于市 场上玉米的供需矛盾依然没有获得解决,现货玉米仍旧十分紧俏。因此,大连玉米经由短暂的回调之后,3—5月份继续上扬,最终C505以1600元/吨的高价摘牌。
C511合约正是在C505合约强劲的牛市行情动员下活跃起来的,在C505合约进入交割月之后,C511一跃成为大连玉米的龙头合约。由于其时大连当地 玉米价钱居高不下,多头借此炒作,再度掀起一波强劲涨势。C511合约于5月15日创下了玉米期货生意业务史上的天价2114元/吨,与其时的现货价差达 600元/吨。大连玉米期价的狂涨及南方各地现货供应的紧张,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1995年5月13日,国务院召开集会,决议从东北调运100万吨玉米入关以求平抑南方不停上涨的玉米现货价钱。同时“国债期货事件”发作,国家接纳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期货市场,这才使大连玉米的涨势得以遏止。
为了进一步平抑玉米价钱,政府大量从美国入口玉米,1995年7月份累计入口186.4万吨,同时将大量库存抛入市场,玉米现货价钱大幅回落,期市价钱亦同步下挫。8月初,各月合约期价跌至1650元/吨四周,这时听说东北部门地域遭受严重水灾以及黑龙江提高玉米收购价钱,多头受此消息刺激,再度卷土重来,两日内将期价推上1800元/吨。
8月2日,C511单日成交58万余手,创下玉米期货生意业务史上的天量。大连玉米C511合约的炒作,尤其是周边市场长对联合期货生意业务所在玉米期货生意业务中多次发生严重违规事件,引起了治理层的担忧。
其时长对联合生意业务所治理杂乱,导致大量空头仓单流入市场,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的滋扰,大量交割违约,引发了重大的经济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1995年7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在通知下发40个生意业务日内, 海内各期货生意业务所将玉米期货生意业务保证金逐步提高到20%以上。但大连玉米仍未降温,C511合约8月2日的成交量靠近60万手。8月28日,中国证监会再次下文要求大商所必须严格执行7月13日所发通知中有关内容,至此,大连玉米行情急起直落,生意业务量急剧萎缩。
C511后续合约基本寂静,1996年以后玉米期货交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十、天然橡胶R708事件海南中商所地处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作为其上市品种之一,可谓得天独厚。如此理想的设置,本该对现货市场及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努力作用,然而,R708事件的发生,却对海内天然橡胶期货现货市场造成了庞大打击,使得到场各方损失惨重。
早在1996年的R608合约上,已演绎过一场“多逼空” 行情,主要体现为投机多头使用东南亚产胶国及海内天然橡胶主产区泛起的自然灾害举行逼仓。而R708事件却是在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1997年头,在R703合约上,多头逆市拉抬期市胶价,使得海南中商所定点库所存的天然橡胶仓单开始增加。
到R708逼空行情泛起之前,注册仓单已达4万多吨。R708事件的引火线应是东京天胶于110日元/公斤一线企稳后大幅反弹。
海内一大批投机商本欲借机在R706合约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当地现货商为首 的空头主力凭借实盘入市打压,再加上时间不富足,不得不放弃该合约,并主动平多翻空。于是,胶价全线崩盘,一连四天跌停,创下新低9715元/吨。
但市场中的多头并不甘愿宁可失败,反调集雄厚的后备资金卷土重来。他们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将胶价由10000点水平拉至11300点 以上。而空头也不示弱,从海内现货市场上调入了大批天然胶现货进入中商所堆栈,并声称手中已掌握了10万多吨现货仓单,准备以实盘交割相见。
多头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投机大户,他们诈称准备接完库存胶去扩充上海市场,以此来吸引中小散户加盟。多空大战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级,双方在11200—11400之间形成反抗。7月4日,多头突然举事,实行上下洗盘。
在R708合约跌到10790之后,多方强行拉抬,当日封至涨停,随后将期价一连上推, 并挟持近23万手的巨仓。R708在7月底一度摸高到12600一线。
庞大的风险已聚集在海南中商所以及部门会员身上。7月26日、27日,生意业务所理事会连续不停地讨论R708问题,并在多空大户之间斡旋。由于谈判无任何希望,7月30日,中商所发文,“对R708买方持仓保证金分阶段提高,并自30日起,除已获本所批准其套期保值实物交割头寸尚未建仓者外,一律克制在 R708合约上开新仓。”同日,中商所再次发文,暂停农垦所属金龙和金环堆栈的天然胶入库。
至此,R708大战基本宣告收场。从8月4日起,以天天一个跌停板(前3日逐日400点,后7日逐日20点)的速度于8月18日以11160元/吨和持仓59728手摘牌。
R708事件的处置惩罚延续了几个月时间。其间,标的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经济纠纷在法院审理,中国证监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处罚了一批期货经纪机构和市场到场者。R708事件的直接效果为:多方分仓的近20个席位宣告爆仓;多方按8月18日持仓单边29864手支付20%的违约罚款,计3.33亿元;多方于8 月4日至13日的协议平仓中支付赔偿金近2亿元;多方在交割中只委曲接下13000吨现货;而空方意欲交割的16万吨现货,最终在期、现货市场上以平均不高于8000元/吨的价钱卖出,共计损失1.4亿元。
因此,R708事件是一场严重破坏期货市场规则而又两败俱伤的豪赌。期货是一把利刃,用好了大有裨益,用得欠好贻害无穷。在期货之路上,祝愿诸君“且行且珍惜”!。
本文关键词:期货,史上,最,疯狂,十大,案例,—,惊心动魄,的,亚搏手机版app官网下载苹果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官网下载苹果-www.yqyz120.com